宜机化区中稻—再生稻全程机械化优质丰产栽培技术

来源: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分类:科普知识 时间:2020-10-09 17:24

一、技术概述

针对重庆丘陵山地再生稻种植田块小、不规整,农村劳动力减少,水稻生产成本日益增加,头季稻机械收割替代人工收割,稻桩受机械碾压严重,再生稻蓄留面积大幅下降等突出问题,通过改良传统的再生稻栽培技术,配套强再生力品种、机械冬耕整地、集中育机插秧、规范机插密植、肥水耦合、早施粒芽肥、规范机收、巧施提苗肥、喷施赤霉素(“九二0”)和全程病虫绿色综合防治技术,可大幅度降低重庆地区再生稻种植成本,实现中稻—再生稻丰产优质高效,确保农民再生稻生产效益。该技术通过关键农机、农艺措施融合,头季稻平均亩产703.9公斤,再生稻平均亩产226.5公斤,中稻—再生稻两季突破930公斤的产量水平,适宜在重庆海拔350米以下的宜机化再生稻种植区推广应用。

二、技术要点

1.选择强再生力品种。选择生育期适中(头季稻生育期145天~155天),再生力强,茎秆抗倒伏性强,中稻—再生稻两季丰产性好,稻米品质达到国颁三级以上的优质稻品种,如渝香203、深两优5814、宜香优2115、川优6203、隆两优华占、德优4727等。

2.冬耕整田,减少病虫源。再生稻收获后,于当年冬季及时机耕整田,根据田块大小,选择履带式旋耕机或小型旋耕机耕整稻田,将田中稻桩、杂草等翻入泥土,耕地质量须达到田块平整,地面无杂物,田块内部高低落差小于3厘米。冬季蓄集降水,在淹水条件下消灭稻茬病虫源,同时腐解水稻秸秆,培肥稻田。

3.适时早播,培育壮秧。当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2时,采用塑料硬盘稀泥育机插秧法集中育秧。优先选用V-6L手推式水稻播种器精量播种,播种前根据品种千粒重,适当调整播种量。手工播种,则应分次撒播、细播、匀播。每亩用种量1.1 kg ~ 1.3 kg,大粒稻种播干谷70 g/盘 ~ 80 g/盘,小粒稻种播干谷60 g/盘 ~ 70 g/盘。起拱盖膜,起到保温、保湿和防止雨水冲刷。根据重庆气候条件,宜在3月10日左右完成播种,最迟不得超过3月15日。

播种至揭膜期厢沟内灌浅水,做到水不上厢面;秧苗2叶期,于晴日先揭秧厢两端的膜炼苗2~3天,然后再根据天气情况全部揭膜。揭膜后及时灌浅水略微淹过厢面,并追施断奶肥2公斤~3公斤;秧苗2.5叶后保持沟中半沟水。移栽前3天~5天排干秧田水,亩施用尿素5公斤作送嫁肥,并施药防治苗期病虫害,起秧移栽。秧苗期防治好稻蓟马、恶苗病、立枯病等病虫害。

4.中小苗移栽,规范密植。秧龄3.5叶时,即可移栽,以促进秧苗早发苗,多发低位分蘖,争取头季稻大穗和群体整齐度,最佳移栽秧段为3.5叶龄~4.5叶龄。移栽时采用久保田SPW-48C型手扶式插秧机栽插,规定插秧机按照稻田的长边行进栽插。栽插行距30.0cm,株距18±2cm,栽插密度为1.1万/666.7m2~1.2万穴/666.7m2,每穴插2~3粒种子苗,漏插率≤5%,均匀度合格率≥85%,栽秧深度1~2 cm。连续缺穴3穴以上的,应及时人工补苗,从而提高机插质量。

5.精确施肥,提高群体质量。头季稻肥料运筹方面,亩施纯氮7公斤~8公斤,氮(N):磷(P2O5):钾(K2O)为1:0.5:0.8,按照基肥:穗肥=7:3比例施用,可有效兼顾群体有效穗和穗粒数,构建头季稻丰产优质群体。基肥用水稻专用缓释型复合肥(N:P2O5:K2O=23:7:12)21.3公斤/亩~24.3公斤/亩,过磷酸钙16.7公斤/亩~19.2公斤/亩,穗肥追施尿素4.5公斤/亩~5.2公斤/亩,追施氯化钾5.0公斤/亩~5.8公斤/亩。其中,基肥于水稻机插前1~2天施入土壤,穗肥肥于头季稻倒4叶幼穗分化期施用。追穗肥时须选择晴好天气,待叶片露水退干后,均匀撒施。

6.干湿交替灌溉,及时晒田控苗。水分管理方面,薄水机插、寸水活棵促进低位分蘖、当田间苗数达到有效穗80%左右,及时排水晒田、抽穗开花期保持浅水,灌浆结实至成熟期干湿交替,收割前7 ~ 10 天断水,以便机收。其中,全田茎蘖总数达14.0 万/亩 ~ 15.0 万/亩时,及时排水晒田,直至田中出现小缝,露出白根,脚踩不陷落;抽穗开花期保持3 cm左右水层,缓解夏季高温伏旱危害;灌浆结实期水份管理应保持干湿交替状态,促进头季稻籽粒灌浆结实。收割前7~10天左右,及时排干田间渍水,便于收割机田间作业。

7.头季稻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。根据田间病虫预测预报,选用高效、低毒、低残留农药,在关键时期防治好稻瘟病、纹枯病和水稻二化螟、稻飞虱、稻纵卷叶螟和稻苞虫等病虫害。

8.早施粒芽肥。粒芽肥是中稻—再生稻两季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,及时施足粒芽肥,可起到头季稻增利增重,再生稻保芽早发的双重作用。根据重庆多年再生稻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的生产实践表明,在头季稻齐穗期至齐穗后5天,在稻田有水的条件下,施用尿素10公斤/亩~15公斤/亩,以确保再生芽成活率和萌发生长。

9.看苗抢收头季稻,规范机收降低压桩率。当头季稻全田稻穗谷粒黄熟95 %以上,全田10%的稻株  可见再生苗时,即休眠芽开始破鞘现青(苗),是确定头季稻收割时间的最好方法。如头季稻收割时间在8月上旬,留桩高度宜30 cm ~ 35 cm,以倒3、倒4节位芽萌发生长成穗为主;头季稻收割时间在8月中旬,留桩高度宜40 cm ~ 45 cm,以倒2、倒3节位芽萌发生长成穗为主。机械收获时,较小的田块,推荐使用铁甲牌4LZ-0.3A小型收割机收割,较大的田块,推荐沃得履带自走全喂入式谷物联合收割机(4LZ-6.0EQA)收割,规定收割机按照稻田的长边行进收割,减小机械压桩率,提高全程机械化种植再生稻成功率。

10.立即复水,抗旱保芽。头季稻收获后,立即复水,水层厚度5 cm ~ 7 cm,防止夏季高温伏旱对再生芽的暴晒灼伤。再生芽萌发期,逐渐保持浅水层,再生稻长苗、再生稻开花和再生稻灌浆期,水份采用干湿交替管理,接近黄熟时排干田间水份。

11.巧施提苗肥。头季稻收获后1~3天内,结合田间复水灌溉,施用尿素5 kg/亩 ~ 10 kg/亩作提苗肥,提高再生稻发苗和高峰苗群体,增加再生稻有效穗。

12.适当喷施赤霉素(九二0),提高抽穗整齐度。再生稻抽穗60%~70%时,施用赤霉素3 g/亩 ~ 4 g/亩(折纯),兑水50公斤喷雾,要求充分雾化,增加再生稻抽穗整齐度,提高结实率和产量水平。

13.再生稻病虫挑治。根据田间病虫预测预报,主要防治好稻瘟病、纹枯病和水稻三化螟、稻飞虱、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,对病虫严重的田块重点挑治,确保再生稻丰收。

14.及时收获,颗粒归仓。当再生稻全田稻穗谷粒黄熟90%以上,机械收割,按稻谷标准含水量13.5%水份要求机械烘干,入仓贮存。

三、适宜区域

重庆海拔350米以下的沿江河谷及丘陵、平坝地区,农田水利设施完善,排灌方便,有水源保证的宜机化中稻-再生稻适宜区。

四、增产增效情况

本技术可显著提高重庆丘陵山地区中稻—再生稻种植效益,实现头季稻和再生稻丰产优质,大幅降低生产成本,确保水稻稳产增收,该技术已申报2020年行业标准。2015-2019年,本技术先后在铜梁、江津、永川等地成功试验示范:其中,2015年,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联合铜梁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,在铜梁区南城街道巴岳村开展了强再生力杂交水稻新品种渝香203、宜香优1108头季稻机收蓄留再生稻高产示范,头季稻采用久保田PRO688Q型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收获。经实收测产,渝香203 再生稻示范片面积480亩,再生季产量170.7 公斤/亩;宜香优1108再生稻示范片面积1350亩,再生季产量166.0 公斤/亩。2017年,在永川区南大街兴隆村开展了强再生力杂交水稻新品种Q6 优28 再生稻高产示范,采用4LZ-0.3A 型全喂入小型收割机收获,经专家组现场评测,550亩再生稻示范片平均产量为214.6.0 公斤/亩。2019年,永川来苏镇的渝香203中稻—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百亩核心示范片经测产验收,头季稻平均亩产703.9公斤,再生稻平均亩产226.5公斤,中稻—再生稻两季突破930公斤,达到930.4公斤,较当地非示范片增产10%以上,种植效益提高15%以上。

五、注意事项

1.本技术较传统人工种植,应确保机械化操作的规范性,确保机插、机收按照稻田的长边进行,并集中成片示范推广,提高再生稻产量和成功率。

2.本技术较传统人工种植,头季稻生育期有一定延迟,特别是再生稻收获在10月中下旬,需要收割机和烘干机配套,避免阴雨寡日对稻谷收储的影响。

六、支撑单位及专家和电话

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李经勇、张巫军


标签

粮食种植

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

举报理由:

关闭